早索道上佛頂山(自理單程40元/人),參觀全山最高的寺院佛頂山、游覽第三大寺——慧濟寺(50分鐘),該寺建筑別具一格,依山就勢,橫向排列,殿堂寬敞壯麗,整座寺院深藏于森林之中,以幽靜稱絕。大雄寶殿蓋彩色琉璃瓦,陽光之下光芒四射,形成"佛光普照"奇景,煞是壯觀。步行下山;
游覽第二大寺——法雨禪寺(50分鐘)。清康熙三十八年(1699年)興修大殿,并賜"天花法雨"匾額,故得名法雨寺?,F存殿宇290余間,中軸線上前有天王殿,后有玉佛殿,兩殿之間有鐘鼓樓。后依次為觀音殿、玉牌殿、大雄寶殿、藏經樓、方丈殿。觀音殿又稱九龍殿,九龍雕刻十分精致生動。法雨寺的山門牌坊,牌坊中央刻有四個大字:海天佛國。
下午拜【善財古洞】(20分鐘)洞因觀世音菩薩的左脅童子善財而得名,洞前靜立,細聞海潮聲至,遠近喧囂皆無。說是洞,其實非洞,是一條深約一.五米,寬約四米的石縫,頂覆巨石,平整如蓋。為當年善財童子棲身、應化之處。【梵音洞】相傳為觀音大士顯圣處。據傳在這里觀佛,人人看到的都不同,即使是同一個人,也會隨看隨變,極其奇異。佛家信眾至此,多喜在洞口膜拜,祈求見到觀世音菩薩的現身法相。梵音洞歷來為普陀山的重要景觀,位于普陀最東部的青鼓壘山。青鼓壘插入普陀洋,想必是此地常為驚濤拍崖,潮聲撼洞,晝夜轟響,宛如擂鼓,故又稱“驚鼓擂”。在青鼓壘山東南端有一大然洞窟,洞巖斧劈,高約60米,縱深約50米,峭壁危峻,兩邊懸崖構成一門,習稱梵音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