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餐后,乘車前往【南普陀寺】始建于唐朝末年,稱為泗洲寺,宋治平年間改名為普照寺,明朝初年,寺院荒蕪,直到清朝康熙年間才得到重建。因其供奉觀世音菩薩,與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類似,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“南普陀寺”,為閩南佛教勝地之一。
科普小知識:廈門南普陀寺是閩南香火最旺的寺廟,南普陀寺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,修建于唐末五代。浙江普陀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,南普陀寺位于普陀山的南面,因此叫“南普陀寺”!
外觀【廈門大學】(可自行在大門拍照留念)廈大號稱“中國最美的校園”,廈門大學無愧于中國最美的大學之一。(特別備注:廈門大學無法進校參觀)
游覽全廈門最新網紅打卡點【廈門山海健康步道-狐尾山段】串聯“八山三水”,必然要“翻山越嶺”。起于東渡郵輪廣場,止于觀音山沙灘,沿線串聯狐尾山、仙岳山、圓山、薛嶺山、虎頭山、金山、虎仔山、觀音山八座山體和筼筜湖、五緣灣、湖邊水庫三條水系。步道按景觀形態不同,可分為森林步道、城市步道和公園步道三種:狐尾山和仙岳山段可歸為“森林步道”,是山海健康步道的精華部分;薛嶺山段、虎頭山段歸為“公園步道”,大都沿用原有的公園步行系統;其它的穿行于城市建筑中的高架空中步道與地面步道歸為“城市步道”;園山段,約3公里,是個混合步道,三種步道景觀皆有。
乘坐輪渡(約20分鐘)前往游覽素有“海上花園”之稱的——【鼓浪嶼】,下船后前往【網紅最美轉角】臺劇《轉角遇到愛》拍攝地,向左轉,向右轉,錯過或者邂逅;兩條街巷交匯形成的45度夾角處,一棟形狀像海上帆船的三層紅色磚樓亭亭玉立,一旁綠樹成蔭紅花掩映,磚樓下方的木質路牌更增添了文藝氣息。
萬國領事館建筑博覽這一路是攝影師們最喜愛的一段路程,錯過它也許是你會倍感遺憾的一段路程。除了親身沐浴在鼓浪嶼的琴聲中,還能看到島上兩座最著名的宗教建筑將在你眼前呈現:古希臘式基督教堂,哥特式羅曼建筑特征的天主教堂,還有3大知名領事館,都將給你帶來全新的視覺體驗。
【協和禮拜堂】是鼓浪嶼上最早的教堂,19世紀中期,不少虔誠的基督徒來到鼓浪嶼,為了有一個禮拜的場所,他們決定在鼓浪嶼建一所教堂,于是各差會的信徒紛紛捐款,在鼓浪嶼的鹿礁頂建造教堂,現協和禮拜堂已重新修繕完工,以修舊如舊的面貌呈現在游客面前。
【耶穌君王堂】是中國福建省廈門市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, 鼓浪嶼耶穌君王主教座堂由天主教廈門教區主教,西班牙多明我會傳教士馬守仁建于1917年。該建筑為哥特式單鐘樓教堂,可容納200人左右;外墻白色,入口位于南側,祭壇卻在北側,主祭臺供奉該堂的主保耶穌君王,大廳內藍色天花頗為醒目,教堂后的主教樓曾經用作西班牙領事館和法國領事館。
【毓園】即林巧稚大夫紀念園,為紀念人民醫學家林巧稚大夫而建。毓園之"毓",就是培育養育之意,故得名。毓園建于1984年5月,占地5700平方米。毓園的建筑布局自然,園中立著林巧稚大夫的漢白玉雕像,建有"林巧稚大夫生平事跡展覽室",鄧穎超同志親手在園中種植的兩株南洋杉,象征著林大夫秀逸高潔的品格。 林巧稚大夫立式雕像就屹立在平臺右側,雕像對面有一座占地140多平方米的林巧稚大夫生平事績展覽館,展出其生前用過的部分實物。
【港仔后沙灘】沙灘上,一片童稚的呼叫。一伙赤裸裸的孩子,也赤裸裸著自己的欲望,拼命向著遠方追逐、仿佛追逐著曾經純真的自己!體驗漫步在鷺島海灘,赤腳戲水踩沙的休閑時光。
最后我們開始島上的美食之旅,前往【小吃一條街】繞過龍頭路就是小吃一條街,推薦鼓浪嶼經典食物:餡餅,魚丸,海蠣煎,姜母鴨,封肉,土筍凍、沙茶面,麥兜魚丸粗面,炸五香,鯊魚翅等等。
【自由活動】可自行漫步港仔后沙灘海濱浴場,坐在沙灘上聆聽幽雅的琴聲。體驗海島風情,這里一派南國風光。導游集合時間下島,行程結束后送回酒店。如您想在鼓浪嶼多逗留一段時間,故返程不跟隨團隊返回廈門市區,需自行前往售票處購買返程船票(18元/人,費用自理)自行返回市區酒店。